小诗|小诗网|微型诗|国内第一个专注于小诗写作和研究的展示平台|诗歌|诗歌

 找回密码
 加入小诗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402|回复: 4

[诗人专访] 《当代微型诗家之布衣郎子》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4-6-10 17:29:2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你还没有登录或注册哦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加入小诗

x
本帖最后由 杨刚 于 2015-4-25 17:56 编辑 <br /><br />个人简介:朱绍国,笔名布衣郎子,云南镇雄人 ,80后诗人,微型诗家。小学五年级开始学习诗歌创作,至今从事诗歌创作二十余载,有诗歌作品选入《诗刊》《星星诗刊》《中国微型诗》《中国小诗》等诗歌刊物,及《中国先锋诗人选粹》《微型诗一百家》《中国网络微型诗300首》《今生我在,爱情诗歌选集》等多个诗选集。
诗观:诗歌,是一些放低头颅的文字。

作品选摘:

◆北方

雪轻落在梅花上
赶路的南方人
没有站稳就走了


◆雪花上的梅花

雪花开放在原野上
北方的妹妹
思念的伤口  叫梅


◆写给唤梅的女子

这个冬天,是你给我的新地址
因为一枝梅的寂寞
我落如雪,在那个相识的小镇


◆远行

天空塌成雪的模样
黄昏走来外乡人
身体赶成一座客栈


◆洁白的造访

一瓣雪花落进晚朝的绝句
读者翻开的小轩窗
左边一扇   右边一扇


◆回乡的雪


每一截屋檐你都站过。怀抱
心底倾斜的天空
没有一扇故乡的窗朝向你


◆晚报


北方的客栈,南方人
在写落雪的小镇
读者却把自己读成留白


◆短雪


一瓣雪花虚掩姓氏与小镇
那扇等手指的门外
梅面壁的心事便越陷越深


     ◆如雪
`
我要怎么错过一场雪
你倒立六角形的天空
是我小小的,流浪的城


◆ 邻里之间
`
是隔壁的丫头睡了吧
一盏灯忽明   忽暗
`

◆ 洛阳的冬天
`
天空容不下雪花的寂寞
一枝梅挺身
解释北方的那场雪
`

◆ 倒影江南
`
若不是我喝醉了江南
你不会潸然挥手
谢了镜中那院桃花
`

◆长雪

思念腾空了南方的冬天
妹妹,你记忆的城
是否困住北方的那场雪


◆雪花的约会
`
我们在冬天里越走越深
只好怀抱一树梅花
等带着天空过河的那场雪


◆长方形的门


你客人一般走了,天开始下雪
我点起灯,在很多年后
听你合不上的关门声


◆ 一只燕子与笔
                                                                                 
炊烟在纸上升起
娘亲。那个烧了自己一辈子的女子
烧炊烟的人被炊烟带走了


◆施主,你慢走


黄昏在谁的心上落地
钟声缓慢的小径
施主,你缘何越走越急


◆白驹

马匹驮走了孤独的蹄声
一棵树面朝回忆
落下一地的蝶


◆千里马

当你跃出那道栏
纸上的蹄声
溅起满城桃花
   
                  
◆邻居

女子的脚步落在黄昏
邻居在洁白的纸上
轻轻地盛开一盏灯火


◆冬至

为一场雪  准备另一场雪
为一个村庄准备一场婚事
喝酒的客人紧一句  慢一句


◆晚六点

余辉记忆般落满脸颊
我是斜阳最后的影子
站立成一株冬日之树


◆赶着马匹的诗人

一群马走远了七十年代,八十年代
一个诗人走过来,驮着前天,昨天
今天像一面镜子,光滑得留不下诗人或马匹


◆粉红的信笺

纸上。笨重的思念
读者刚坐下来
一朵桃花便匆匆开了


◆故乡的动词

外乡人在林间落地
一只鸟匆匆转身
折断小径的老样子

◆湿漉漉的夜


夜淹没了村庄
雨声淹没了夜
依依雨声都枕在梦里


◆山寺

石门动静处
一尾木鱼游出秋色


◆第七个夜晚

一截月光吻醒虚掩的窗
我从此长成故乡的模样


◆红楼

一群读者在红楼梦里坐下来
只听到曹先生的几声咳嗽


◆王安石

一个王朝硕大的墙角
半山的梅香只别一截在腰上


被诗友评论作品选摘:
◆六点钟的时候

于半边馒头里醒来
一粒霜的温度里
厨房干净得只剩下影子

    玫瑰刀锋评注:
与其说读一首诗,不如说去体验一首诗,因为诗本身就是对生命的体验。记得有人曾问今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特朗斯特罗姆:“诗的本质是什么?”他给出的答案是:“诗最重要的任务是塑造精神生活,揭示神秘。”这就是说,诗和我们的本质生命息息相关,或者可以说:诗就是生命。既然如此,我们用“读诗”这个词就不太合适,而更应该用“体验”二字,因为我们读诗过程,其实就是“体验诗人生命的过程”。而我今天要体验的就是这么一首小诗,一首我连作者都不知是谁的小诗。
     这首诗的时间是“六点钟”,空间是“厨房”里,事件是和“半边馒头”有关,厨房的外延空间是“有霜的冬天”。从“醒来”二字可判断是“早晨的六点”。这样的话,我们就能体验到诗人的生活状态:诗人六点醒来的时候,感觉到前一种彻骨的寒冷和孤寂。这种孤寂和寒冷是通过“半边馒头”这个意象表现出来的。如果这“半边馒头”象征着诗人自己,这首诗就非常好理解了:作为“半边馒头”的我醒来的时候,冰凉得就像一粒霜,厨房里什么都没有,干净得只剩下自己的影子。读到这儿,我们最想知道的就是“馒头的另一半”哪里去了?这大概就是作者隐含的主题和他(她)的人生经历吧?作者没有说明,也无需说明,作为一首小诗,它已经把足够多的信息传递给我们了。另外半边馒头不在身边,自己感觉到了彻骨的寒冷和孤寂。这就是我体验到的诗人的生命之境。
    这就是好诗,我心目中的好诗,它给了我丰富的想象和生命体验。诗人从日常生活意象中塑造精神生活,给生命赋予神秘面纱。在这首诗中,“半边馒头”已经融入了诗人的生命,半边馒头也就有了生命。我们经常会纠结什么是好诗,什么是坏诗?其实,判断一首诗的好坏,更多是看你能否从语言中感受到诗人不一样的生命之境,这种生命之境是独特的,是诗人自己创造出来的。所以,我经常谈到的一个观点是:诗是语言和境界的双重探索。语言和境界是螺旋式交叉向上的,你有什么样的生命体验,就该用什么样的语言去表达生命体验,你的生命境界高了,你才能去寻找属于这生命之境的语言去表达。这样的诗才更有张力,也就更有生命力了。



◆男人与穷人

不再是儿子,不再是父亲
把自己漂泊成单身
漂泊成了另一个半张脸的人

亚夫评注:
    当人类在第一抹曙光中站立起来,欲望的影子便日夜在背后驱逐着我们,直到远离那方绿色的丛林,直到漫漫尘埃之中荡开了一条蜿蜒、崎岖的“幸福之路”,活着的理由,好像只是为了寻找更加充分的证据。于是,痛苦在痛苦的额头上开花;于是,失落在失落的脚下说起了梦话;于是富贵举起了光明的火把;于是贫穷歪歪着受风的嘴巴。
    有时候,生活对于男人来说,生活只是一件遮羞的小裤衩,穿上它的男人不觉得温暖,光腚穿裤子的男人们又觉得四处漏风,就算坐在皇帝的龙椅上也总是心神不定。所以,渴望喝一顿“珍珠翡翠白玉汤”的男人和做“黄粱梦”的男人没有本质的区别,他们都是为了各自的梦想所累,在富贵和贫穷的长期病态中梦游、流浪,最终生活在自己一辈子都不认识的地方。这注定了他们一辈子都是单身,干净的没有影子,不见脚印,一张脸丢在现实,一张脸掩进虚无。而且,他们身份不明,既不是儿子,也不是父亲,他们只是一个“男人”,生活在局外的男人。
    亚夫“小题大做”,“王顾左右而言他”,心里明白是违拗了布衣郎子的原意,但强作另一种曲解,也不失为一笑!


◆晚七点
斜阳下缓慢的黄昏
浪花上等鱼的人
动静成  一片洗月的水声
赵  行点评:
此诗表现的是一种状态,是人与自然在同一个时间横断面上的契合。在这里,粘贴着夕阳的黄昏是背景,“浪花上等鱼的人”是画面主体。那略显暗色调的画面,动静相生;那“洗月的水声”,如一支小夜曲的前奏。
苍山一画点评:
黄昏向晚,流水东去。“晚七点”,一个把天色剪成黑白两半的时间;“斜阳下缓慢的黄昏/浪花上等鱼的人”,构成一幅剪影般的画面;“一片洗月的水声”,多么富有神韵的语言!

◆丫头林海芬

请别转身拉长我的相思
我只想抱暖
你落满泪点的名字

泉水点评:
这是一首打动人心的爱情诗。诗人用短短的三行二十三个字给我们展示了主人翁对雅致、飘逸的“丫头林海芬”一往深情的爱慕之情。诗人不但选了一个好的角度,而且还进行了新巧的构思,面对“丫头”一见钟情,再也不愿“丫头”“转身”离去,因为“丫头”转身离去就会“拉长我的相思”——看来相思已经产生在相见的那一刻了。诗人精彩之笔更在第二、三句的细节描写。它的闪出缘于诗人对一个细节的发现和关注——“丫头”的名字“林海芬”的海字有三点水,于是化之为“泪点”,演绎成“你落满泪点的名字”,加之主人翁“我只想抱暖”的热烈情怀,情深意浓,爱到深处,叫“林海芬”这“丫头”怎能不被如此细心柔情的男子所打动而钟情呢!这首诗不但告诉我们:重情出好诗;而且也昭示:微型诗要有好角度、好构思,还要有好的细节描写。





飠彩 飠飠乐飠飠
发表于 2014-6-10 20:07:14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杨刚 于 2015-4-25 17:57 编辑 <br /><br />赏读。

中国小诗?彩 ??乐?? [/url]
 楼主| 发表于 2014-6-10 23:01:52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杨刚 于 2015-4-25 17:57 编辑 <br /><br />赏读。[/quote]
问好平凡兄,晚上好

ㄦ彩 ㄦㄦ乐ㄦㄦ
发表于 2014-6-19 08:50:28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杨刚 于 2015-4-25 17:57 编辑 <br /><br />欣赏,学习!

Ι彩 ΙΙ乐ΙΙ
发表于 2014-6-25 20:43:30 | 显示全部楼层
朱顾问来自赤水源的果珠乡
果然下手就不乏珍珠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小诗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小诗推荐上一条 /2 下一条

QQ|手机版|小诗网 ( 沪ICP备2020038021号-1  

GMT+8, 2025-5-6 06:29 , Processed in 0.038133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