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记:2013年11月8-11日本站站长杨正春和蓉儿参加了2013第二界中国作家新创作论坛暨“楚韵南漳”金秋笔会,最近有点忙,迟到今日才向诗友们交作业.会上我们带的《中国小诗》刊受到文友们的欢迎,许多文友表示将来小诗网落户注册,在此蓉儿也一并表示热烈的欢迎。
写不尽南漳的古老(组诗) 浙江。蓉儿 仰视,从出发开始
我一直未走进这片土地,一直在 远远地看着,你就在不远处 没有灯火,也不需要夜色衬托
南漳与我没有关联,陌生如过客 从出发开始仰视,隔空的风景 这千山万水的机缘,我没有想过去逃避
八百里金南漳,四大水系 就要在我体内纵横,我要找到 它的源头,和它一脉相承
水镜庄,春秋寨,三道河水镜湖 我一一走过,还有和氏壁孕育的史话 在我离开时悬挂成一幅美景
水镜庄,真象一面镜子
他表情清冷,凝重而睿智 我看见他正襟危坐 棱角分明,胸藏翰墨 是我崇拜的先贤 在这里一千八百多年 镜子样照着南漳,照着后人
他有八百里胸怀,每一寸 都能写出厚重的秋天 沿着去荐贤堂的台级往前走 我想能触摸到三顾茅庐的故事 看到尘世消瘦的模样 听到司马徽抚琴吟诗的悠悠天地
这显然是一个有血有肉的人 被时光和风雨沉淀的人 天凉了,我来了 用我弱不禁风的文字 为他擦洗镜面的寒光与划痕 这样离开,内心才会不留一丝尘埃
走过春秋寨 那天,风很大 上山路曲折崎岖 石级的坚硬 我仿佛被刮进了蓝天 成为一朵云的柔软
老城墙上,战旗猎猎 许多枯叶风卷 山寨,城墙古老 块石磷峋垒着时光 锋利依然如昨
东 西 南 北 关口重重 雨,这个过客,突然 窜过灰灰的云层 从山顶冲下来
烽火台上人声喧哗 我,坐在石凳上 听,宁静 怎样把我这一页 轻轻翻过
写不尽南漳的古老
南漳有一颗古老的心 在地图上的走势却很青春 微微倾斜的脊梁 随时都在奋勇向前
它如一座雕塑,有古老的底座 仿古步行街,如血脉打通整座城市 它有司马徽的头颅 它有香水河清澈的脉络 和氏壁,是它的胸膛 七里山,就像它的巨臂
我庆幸走近了她 她是上帝赐给我的礼物 南漳的方言是热的,呼吸也是热的 我步着楚韵而来 和古老的南漳亲密相依 血脉里也有了三国人的豪气
2013第二界中国作家新创作论坛暨“楚韵南漳”金秋笔会集体合影杨正春和蓉儿在领奖台上 笔会会场 杨正春和文友们在财苑宾馆外合影留念
杨正春和蓉儿刚到笔会时合影
杨正春 李桂秋 薛英俊
蓉儿 祝雪(作家报副总编/中国作家新创作论坛秘书长) 杨正春
祝雪签名赠诗集给蓉儿
杨正春 蓉儿 薛英俊在一起交流
杨正春 石英(人民日报编审/中国诗歌学会理事/中国散文学会名誉会长/国家特殊津贴专家) 蓉儿
蓉儿 李远山(中华诗院院长、远山诗院院长、书画家等)
蓉儿 季冉(作家文摘编辑) 杨正春
蓉儿 萧立军(《中国作家》编审等)杨正春
蓉儿 杨正春 鲁文革(小诗网昵称秋灯吟草)
杨正春 二喜 孙一清
鲁文革 吴志松 雷涛(陕西省作家协会党组书记、常务副主席、书法家) 蓉儿
蓉儿 贺绪林(杨凌作协主席)
朱竞(《中国作家》编审) 杨正春
笔会全体同仁去南漳春秋寨参观游览
蓉儿在春秋寨的古城墙上
陪石英老师游览完春秋寨下山路上
石英老师在给蓉儿题墨宝
蓉儿 左文革
杨正春 蓉儿 大刀李征(笔会期间特意赶来看望)
吴志松(刺客) 蓉儿 秋灯吟草
蓉儿和法官二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