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小诗网|微型诗|国内第一个专注于小诗写作和研究的展示平台|诗歌|诗歌

 找回密码
 加入小诗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019|回复: 11

【小诗鉴赏】《乡下,另一种形式的风景线(一组3首)》/文:赖杨刚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1-7-26 22:41:0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你还没有登录或注册哦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加入小诗

x
本帖最后由 野鹤 于 2011-7-27 03:47 编辑

想起王大妈

没有风言风语
花的香
能传得那么远吗

隔壁的大妈
又在飞短流长了

对男人而言 那是
妇道人家  用妯娌的关系
在种瓜得瓜

山路弯又弯

那些小路 就象
后娘的手指
戳大山的背脊骨

叶子落下来
化着春泥
帮助石头开花

我说 那是温存的手臂
攒足劲抱开山的险
还子女 一 马 平 川


阳光里的村落

阳光
尿布般
包裹着小雀雀

女人解开天空
用爱 吩咐
村庄去飞翔

那飞翔 大男人一样
传宗接代的
善良

2011-7-24

    《想起王大妈》,写的是邻里之间的人们如何和谐相处;《山路弯又弯》写的是只要大家齐心协力目标一致努力呵护自己的山乡家园,困难和挫折就都不可怕无所谓,坎坷也能成为坦途;《阳光里的村落》,写的是感受幸福感悟爱和善良的故园情结。这是诗歌的“显意”,仔细阅读还有更深的“隐义”。就是这首诗歌适合于一切人的集合体,比如大到世界国家民族,小到一个政治团体经济集团文化社团等等,乃至我们这个论坛或“中国小诗协会”。这种可以在多层面多侧面多角度做不确定解读的诗歌形式,人们把它称作“空筐式结构”。这种诗歌在立意上表达出具有普遍性的意义,触摸到事物的真实及其内在的本质,表现出作者高远的思想境界和科学求实严谨的个性精神品格,用“意象的逻辑思维”形象的但却是含蓄地叠映出“形式逻辑”或“辩证逻辑”的智性思考,从而表现出精到娴熟的诗歌艺术造诣,非一般的写手可以企及。

    我们来看第一首《想起王大妈》。“没有风言风语/花的香/能传得那么远吗?”俗话说“谁人背后无人说?哪人人前不说人?”这是密集人群中不可避免的正常现象。问题是“王大妈”们说你的是好话还是坏话!“花的香”比喻暗示的是好话赞扬的话;而“花的香”靠“风”传播,这里用“风言风语”这个贬义词取代了风,暗示坏话同样可以传做满城风雨。诗歌继续写道:“隔壁的大妈/又在飞短流长了”。这是写的现在进行时,一是“飞短”说人坏话;一是“流长”说你好话。“对男人而言 那是/妇道人家  用妯娌的关系/在种瓜得瓜。”不管男人(有修养的人)怎么看待这样的事,但在“妯娌”间说好说歹确非同小可,人言可畏啊!谁不希望别人说自己的好话呢?那么,你想“王大妈”“飞”你的“短”还是“流”你的长呢?结论是“种瓜得瓜”,留了半句“种豆得豆”,就是说那就全靠你自己的造作了。做好人积善缘那就一定被赞扬,相反只能被说坏话吐唾沫戳脊梁骨。所有的群体的人际关系都是这样的。比如我们在论坛玩耍,谨慎自己的言行积德行善重要,有福报而开心;否则就会出祸患而自寻烦恼。这首诗歌通过成语俗语的恰切选用以及词语的非语法组合和比喻借代暗示等修辞格的运用,在总的手法上突出了矛盾思考和对立选择的设置。

    《山路弯又弯》。诗歌开头就打了个比方,“那些小路 就象/后娘的手指/戳大山的背脊骨。”这是对“弯又弯”的“山路”的坎坷艰险的形象但确是刻毒的否定。然而这首诗歌的第三段即尾段作者直截说出来了相反的看法:“我说 那是温存的手臂/攒足劲抱开山的险/还子女 一 马 平 川。”使用了一个和“后娘”对立的隐喻(语)——亲娘。任何事物都是相反相成的对立体。而且可以相互转换,但是转换是有条件的。诗歌中间一段这样写道:“叶子落下来/化着春泥/帮助石头开花”。就是说,只要我们每一个人都心中有并用实际行动来呵护保卫建设这个山乡家园,就像落叶归根“化作春泥还护花”,那么“二人同心其利断金”,“众人拾柴火焰高”,“精诚所至金石为开”,就可以“天堑变通途”!

    第一首写的是“从我做起”,第二首写的就是群体共同努力协同奋战的意义。适合于任何一个群体。比如做好“中国小诗”论坛很难,需要从上到下的努力协作。就是除外论坛管理,只就大家都能写出高质量的诗歌,打出“中国小诗”的品牌也是一样。写出好的诗歌多难!要用诗美语言“超越”日常语言;要能使语言“陌生化”;要能建构“诗美时空”;直至实现诗歌的最高使命和最高目标等等。这些简直比“弯又弯”的“山路”还难。但是诗歌是我们的共同兴趣儿崇高的理想,甚至是我们生活的重要内容,我们要用诗歌体验和创造生命,就成为我们人生价值自我实现的桥梁,是我们生命存在的方式之一。为了实现我们的共同的伟大理想梦想,我们不能孤军作战,要在论坛这个大家庭里努力协同奋战到底才能真正获得成功!

   《阳光里的村落》,是在前两首诗歌的意义的基础上,再进一步以“父母”与子女的亲情的意味儿,从上到下倡导“爱”与“善良”,共同创造可供“飞翔”的“阳光”下的山乡村庄的“蓝天”的靓丽,并唤起对家乡的感恩。这首小诗精彩别致的出奇。“阳光 /尿布般/包裹着小雀雀。”这里的“尿布”是对“阳光”的一个典型的“远取譬”。“女人解开天空/用爱吩咐/村庄去飞翔。”几句都是非语法组合,意味儿隽永意蕴丰富,典型的整体大于局部的“言语的格式塔”,和“西蒙的调色盘”!“那飞翔大男人一样/传宗接代的/善良。”三节放在一起,“雀雀”——“村庄”——“飞翔”的“人”,这是几个意象协同作用的典型的“二度意象创造”。做任何团体组织结构内的整体比拟,譬如上级与下级领导与群众的关系,上需要更多的对于下的“爱”与“善良”,在事业的辉煌和共同受益中,下对上以及对这个集体的感激感恩,就自然在其中了。譬如我们论坛,道理是一样的。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6 收起 理由
云水流烟 + 6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11-7-26 23:10:27 | 显示全部楼层
我太佩服你了,五体投地啊
发表于 2011-7-27 05:56:15 | 显示全部楼层
拽个板凳,好好学习,问候野老师~~
发表于 2011-7-27 05:56:18 | 显示全部楼层
拽个板凳,好好学习,问候野老师~~
发表于 2011-7-27 07:36:26 | 显示全部楼层
{:4_92:}很好~~
发表于 2011-7-27 07:36:58 | 显示全部楼层
唉,怎么后娘在小诗里,也不是个形象哩?
发表于 2011-7-27 08:48:17 | 显示全部楼层
学习,向老师们致敬,祝福大家!
发表于 2011-7-27 09:23:01 | 显示全部楼层
结论是“种瓜得瓜”,留了半句“种豆得豆”,就是说那就全靠你自己的造作了。做好人积善缘那就一定被赞扬,相反只能被说坏话吐唾沫戳脊梁骨。所有的群体的人际关系都是这样的。比如我们在论坛玩耍,谨慎自己的言行积德行善重要,有福报而开心;否则就会出祸患而自寻烦恼。

——呵呵,谢谢野鹤老师精彩细致的点评,使我明白了这首诗歌结尾的深意
发表于 2011-7-27 09:26:17 | 显示全部楼层
细读这评,又有了新的受益,谢谢野鹤老师!
发表于 2011-7-27 09:28:28 | 显示全部楼层
分享精彩!
 楼主| 发表于 2011-7-29 06:12:09 | 显示全部楼层
一并谢过各位啦!!!冰竹的另个论坛也去溜达过了,可惜没有精力去掺乎。几位的文集也很开眼啊!
发表于 2011-7-29 10:44:19 | 显示全部楼层
“女人解开天空/用爱/吩咐/村庄去飞翔。”几句都是非语法组合,意味儿隽永意蕴丰富,典型的整体大于局部的“言语的格式塔”,和“西蒙的调色盘”!

————高,实在是高!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小诗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小诗推荐上一条 /2 下一条

QQ|手机版|小诗网 ( 沪ICP备2020038021号-1  

GMT+8, 2025-5-6 08:38 , Processed in 0.035316 second(s), 2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