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小诗网|微型诗|国内第一个专注于小诗写作和研究的展示平台|诗歌|诗歌

 找回密码
 加入小诗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3043|回复: 48

【小诗鉴赏】读赖杨刚的《突然想起菜园(外三首)》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1-6-25 16:42:2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你还没有登录或注册哦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加入小诗

x
本帖最后由 野鹤 于 2011-6-27 02:23 编辑

突然想起菜园(外三首)/文:赖杨刚


吩咐阳光 吩咐细雨
同时抵达阿妈的菜园
有些东西轻得像花香
却压歪了蜜蜂的
——飞

我说它是思念
你说:露水是季节的鼻尖
微凉的 乖如邻家小孩的
自 言 自 语

小村,有客到!

这里的黄昏
猫在脚边 用姥姥的慈祥
守护民间故事的善变

高跟鞋来过
牛仔裤破了个洞
洞里 米老鼠
叼着月亮谈恋爱

心碎了
雨懂 花伞撑到小村
就是缘

春天的草地,是个隐喻

草绿太拥挤
连花红都没法子插进来
留下一些
呼吸 一些背影

爱情就是早春
幸福已到露水般透明

我 推开门
假装如一头小牛 学会了
珍惜 珍惜你 像空气

想你是一种伤

记忆
凝成骨子里的霜
而风铃 挂在窗前
是 让亲人的笑声
不断跌落的悬崖

我想 该晒太阳了
晒我比菊花更灿烂的
——内伤!

2011-6-24

    活脱脱的一组四首小诗。意、象、情、言、韵俱佳,难得的珍品。第一首写对家对妈妈的思念的乡情亲情。第二首写家乡出现的新鲜事,相关于爱情,是把爱情放进时下进行开阔的思索。第三首《春天的草地,是个隐喻》最精彩,表面上是写对家乡纯朴美丽的大自然风光景致的爱,实际上是通过“隐喻”表达了作者对社会对只要有人们集合存在的集体团体的理解,进而可以看做是对生活对生命存在作了一个惊心摄魂动魄的感悟。第四首写在对过往回忆中的遗憾和伤感。

    诗歌语言文本表层表现上,似近乎口语,纯朴亲切晓畅自然。但仔细玩味,现代新诗的表达表现技法精彩纷呈,令诗歌张力十足,其给读者存贮设置的空间,足够读者在再创造的过程中纵横驰骋,自在遨游。绝非一般的写手可以企及。于下分别谈谈自己的看法,不当处作者读者见谅。

    第一首写思念家中老妈妈,不是直接写诸如回老家进老房子吃饭和叙不完的家常及离愁别绪和苦辣酸甜,而是侧到从家中的“菜园”去楔入,这是一个别致新颖的诗歌叙述角度选择,表现了作者的奇强想象力,这想象力就本质上说,就正是创造力。“菜园”暗示出了妈妈终生辛勤劳苦抚养哺育她的儿女,其德操品质及儿女对妈妈的怜惜爱戴感恩也尽在其中了。这样写,多好。诗歌开头写道:“吩咐阳光 吩咐细雨/同时抵达阿妈的菜园”。这两句用来表达对妈妈的疼爱,能抵得住喊多少句“妈妈,我爱你”啊!“阳光”“细雨”是人能随便“吩咐”的吗?这是一种超现实的写法,属于语言的夸张变形,表达出来的感情该有多么深挚炽烈!诗歌接着写道:“有些东西轻得像花香”,极尽“思念”这种情感的甜美纤妙。“却压歪了蜜蜂的/——飞”,形象地表现了归“巢(家)”的另一种情感,就是滞重。要知道蜜蜂是在采集收获了足够承担的花粉负重归巢的,子女回家,你带了什么给那个哺育你的家和你的妈妈?啊?!第二节“我”向“你”的转换,是个体向集体的投射,是讲天下的子女无一例外地都要哪怕是如“露水”的点水来回报妈妈。“我说它是思念”,这句顺乘抖开上面留的那个“有些东西”这个“包袱”。“你说:露水是季节的鼻尖/微凉的 乖如邻家小孩的/自 言 自 语”。“鼻尖”“微凉”,把情感表达到极致。“小孩”的“自言自语”是什么?只能是“妈妈”!“露水”在这个具体的语境中和小孩的“自言自语”勾连比拟,有了别一番爱妈妈的微妙的情感感触意味儿的表达。

    《小村,有客到》。什么样的“客”人呢?诗歌的第二节写道:“高跟鞋来过/牛仔裤破了个洞”。诗歌用着装俏皮的指代暗示出“客”人是个漂亮时尚的女孩子,应该是城市的或者至少是在城市里生活过的妞妞。可以想象是村子里帅哥去城市里打工领回村子来的。这是时下农村青年人常有常见的一种恋爱的新鲜个案。作者是怎么样看待这样的恋爱的呢?是这样:“米老鼠/叼着月亮谈恋爱”,像童话,幼稚还有点荒唐。为什么这样呢?是村子穷吧?如果家乡富足的不得了,男孩子出去打工干什么呢?诗歌接下来末节写黄汤子了:“心碎了/雨懂 花伞撑到小村/就是缘”。这是通过写青年“恋爱”表达作者对家乡农村人们生产生活状况质量的认知,进而是对现实城乡历史上就存在的“剪刀差”差别的思考。是对贫穷落后的家乡及家乡人民的怜悯。由写爱情进入乡情的故园情结。这活泼幽默的笔触后边隐藏的是酸楚。这种在写法上的“以小见大”,意蕴点线面转换致“场”样的铺开,有“明修栈道暗度陈仓”之妙。回到这首的第一节:“这里的黄昏/猫在脚边 用姥姥的慈祥/守护民间故事的善变”。“变”了吗?表面上变了,有新鲜的故事,但故事的悲剧色彩说明了什么?说明依然一穷二白?没有“变”吧?!

(待续)
发表于 2011-6-25 16:53:49 | 显示全部楼层
评得真好
把我潜意识中的东西说得一清而楚
诗,离开评
就不再光辉了
 楼主| 发表于 2011-6-25 17:02:17 | 显示全部楼层
评,离开好的作品,再怎么溢美,也是暗淡的啊!O(∩_∩)O哈哈~
发表于 2011-6-25 17:33:58 | 显示全部楼层
欣赏!!
发表于 2011-6-25 18:23:00 | 显示全部楼层
欣赏好马好鞍!
 楼主| 发表于 2011-6-26 05:12:18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野鹤 于 2011-6-26 05:26 编辑

第三首《春天的草地,是个隐喻》,写作手法开门见山明确的提出来,对一些读者来说是一种必要的提醒。诗歌写道:“草绿太拥挤/连花红都没法子插进来/留下一些/呼吸 一些背影”。在春天的大地上,欣欣向荣繁茂的花草,无不用枝叶向上伸展争夺阳光,根须向地下的泥土深入争取养料水分。每一株花草都在为一己的生存挣扎着,相互间却无不是倾轧。争取到生存空间的,在“拥挤”中喘息;争取不到空间的,就失去了生存的权利,只好离去,留下的是“背影”。这就是春天的草地上的无限风光万千气象。这“隐喻”什么呢?文学是人学,隐喻也只能是人所生存的场景现场状态,也就是人们的社会生活的状态吧!表面的浮华,掩藏着无尽的杀机,优胜劣汰适者生。人的社会生活的核心价值意义的内容是什么?是爱、爱情、生活的幸福和快乐,总起来说就是生存地高质量。诗歌接着由写大自然的“草地”,笔触径直延伸到社会,诗歌写道:“爱情就是早春/幸福已到露水般透明”。“隐喻”到社会,就正好是国泰民安,繁荣富强,人民生活幸福美满到无以复加了。再接下来的最后一节,作者说“我 推开门/假装如一头小牛 学会了/珍惜 珍惜你 像空气”。这会是一种什么样的情景呢?在达尔文的生物链上,牛是高级生命——食“草”动物,像需要“空气”一样须臾离不开“草地”,它“爱”这个草地。而另一方面,“小牛”在春天里的每一个生龙活虎的四蹄奔翻,都要无情践踏花草的生命。那么这幅可爱的美丽的“草地春牛图”的底蕴,不就是“大鱼吃小鱼,小鱼吃虾米”的苍凉的悲剧吗?“爱”和“幸福”背后,于每一个社会都正是强权下的民主和自由。每个贪官污吏都这样子“爱”他的人民。富起来的人,打着平等的旗号霸占着社会这块“草地”,春风得意,让社会上绝大多数的人为生存而挣扎,同时把一些人沦落到低保线下,而眉飞色舞花天酒地醉生梦死。10天前,英国首相抱怨英国很多家庭竟然拿低保生育五六个同样靠社会救济的孩子!有智慧的民族可以靠政策手段治理到每个民众的生殖器。韩国三天前宣布男女比例严重失调。美国前天把航母开进地中海,和欧盟一起打着“保护平民”这个“爱”的旗号,今早在利比亚继续一万次以上的新一轮空袭,遇难平民中有数名儿童。卡扎菲这个早先的“牛犊子”已经命悬一线,和萨达姆、拉登这样的一些曾经的“小牛”同样的下场已经指日可待。这就是“草地”这就是社会。诗歌“隐喻”下的人的生存状态就是这样,没有人能够改变它,所有的人都无奈很不情愿,望洋兴叹,这就让人迁想到要对生命的本真进行思考。篇幅的关系,只好就此打住。如果还需要打一个比方,“草地”也可以“隐喻”我们这个论坛!这就是赖杨刚的一首诗歌,这样的诗歌就是艺术!

(待续)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e27f1f60100ti6f.html

发表于 2011-6-26 06:33:30 | 显示全部楼层
精彩
特别的期待下一个精彩!
发表于 2011-6-26 08:08:18 | 显示全部楼层
这好鞍!终于找到好马了,{:4_99:}读者也有福了,鲜花献上~~~{:4_99:}
 楼主| 发表于 2011-6-26 10:33:21 | 显示全部楼层
一组中的最后一首,第四首《想你是一种伤》。这里的“你”是谁?据前面三首推断,这个留白指的是家、家中的妈妈、家乡、家乡的亲人们。我要问:可不可以继续推断?这个“你”可不可以是我们的中华民族,我们伟大的祖国?

    诗歌写道:“记忆/凝成骨子里的霜”。想到过往,“伤”痛彻骨!是因为感觉母亲、乡亲,还有自己的同胞骨肉,还都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诗歌继续写道:“而风铃挂在窗前/是让亲人的笑声/不断跌落的悬崖”。现实是痛苦的,甚至可以说是苦难的。昨日“亲人的笑声”,是因为他们在苦难中看到了希望!他们无数次的把期望憧憬梦想想象成了现实:母亲应该风光安享幸福了;家乡立即就可以富庶起来,大家就要携手奔小康啦!可是世界居然可以逃避人类的智慧,肆虐华尔街金融风暴。世界最大的美元债权国也逃脱不了通货膨胀。读书致贫、因病返贫、腐败猖獗、黄黑毒、浩浩荡荡的失业大军,迪拜集团破产丝毫没有影响到中国大地上高楼空空如也着林立,保障房也没有保障,多少夫妻终其生也付不起房债而零落街头。那些幸福的神话,如今都,破灭了,“跌落”“悬崖”!(这一切都根源于人类自身的善恶分裂的本质本性,这里不能尽述。)全诗的最后一句写道:“我想该晒太阳了/晒我比菊花更灿烂的/——内伤!”是啊,世界就是这个样子,没有救世主,人类自己正自作自受,“我”一平头百姓,奈何得了这个世界何?“菊花”暗示生命正逼近夕阳。这里作者所表达的忧国忧民之痛胜过生命之痛,这是一个人的人格的境界,无疑正是诗歌的境界。

    关于这一组四首诗歌,我就说这些。水平有限,我又不是作者肚子里的虫,见仁见智,难免讹解误读。即使别生了耳目也在所难免,因为“作者未必,读者未必不必”。除非作者指责我有意拔高了作品,别人怎么说我都不会心甘情愿去接受的。许许多多的诗歌专家都说:真正的诗人首先是一个哲学家社会学家心理学家慈善家,然后才是诗人。长时间以来的观察,我相信赖杨刚。谢谢他的诗歌给了我啰啰嗦嗦的好机会。
 楼主| 发表于 2011-6-26 10:38:46 | 显示全部楼层
这好鞍!终于找到好马了,读者也有福了,鲜花献上~~~
云水流烟 发表于 2011-6-26 08:08
这里高手如林我惭愧了!——
 楼主| 发表于 2011-6-26 10:40:03 | 显示全部楼层
精彩
特别的期待下一个精彩!
漪澜 发表于 2011-6-26 06:33

评家都是兔子跟着月亮走,借到好阴光O(∩_∩)O哈哈~
 楼主| 发表于 2011-6-26 10:41:26 | 显示全部楼层
欣赏好马好鞍!
喻舜文 发表于 2011-6-25 18:23

算多了个伯乐吧!鞍子O(∩_∩)O哈哈~
 楼主| 发表于 2011-6-26 10:42:38 | 显示全部楼层
欣赏!!
陈才锋 发表于 2011-6-25 17:33

O(∩_∩)O谢谢陈才锋朋友!
发表于 2011-6-26 11:12:33 | 显示全部楼层
评家都是兔子跟着月亮走,借到好阴光O(∩_∩)O哈哈~
野鹤 发表于 2011-6-26 10:40



    诗因评更美
小诗因为有评家则走得更远,也更有动力
{:4_92:}
发表于 2011-6-26 20:42:00 | 显示全部楼层
诗因评更美
小诗因为有评家则走得更远,也更有动力
发表于 2011-6-26 20:42:03 | 显示全部楼层
诗因评更美
小诗因为有评家则走得更远,也更有动力
 楼主| 发表于 2011-6-27 02:14:01 | 显示全部楼层
诗因评更美
小诗因为有评家则走得更远,也更有动力
石上清泉 发表于 2011-6-26 20:42
O(∩_∩)O谢谢石上清泉朋友!
发表于 2011-6-27 08:10:28 | 显示全部楼层
细看多遍评论,忍不住有话要说:
1 写评论比写诗更辛苦更艰难,所以评者的劳动应得到大家的尊重。
2写评除了须要学识、修养的支持,还离不开评者的感动。对诗不感动,写起来就累得要命;
3写评论还要灵感,有灵感时,一挥而就,没灵感而强写就是受罪。
4写评也是一种爱好,我就把写评当成爱好这码事的,在指点文字中,获得快乐。
5评论方式多样化:解读式/解剖式/欣赏式/比对式/心得式。

待续!
 楼主| 发表于 2011-6-28 09:14:20 | 显示全部楼层
20068月份我开始上论坛玩儿。本来我也想写诗歌写写散文甚至想写小说,实现年轻那个时候的一个梦想。早年最喜欢的刊物类型就如《作品与争鸣》《文学评论》《当代文艺思潮》等等,于所有的文学体裁的作品都是喜欢看评论,心下是想应该知道到底什么样的作品是好的作品,为将来写作做认识和方法上的准备。于诗歌我就以为像赖杨刚朋友的《突然想起菜园》这一组四首的诗歌才真正是好样儿的(还有我在这里点评过的其他几位朋友的作品以及我博客里的全部点评的都在风格上相近),喜欢得紧。进到网络论坛里来,还没等我的灵感降临,07年春,就近在家乡SYR这儿遇到一个叫刘华明的诗人,我一看立马就佩服死了,知道自己根本就不是他的对手,他的诗歌又根本就没有几个人能看懂,就甘心情愿做他的粉丝了,实际就是做他诗歌的翻译,成了好朋友。连续评了他70首左右时,眼见着他所在的两个论坛的写手一边夸奖喝彩刘华明的诗和我的点评,一边就渐渐地从原创区撤离最后就都无影无踪了,后来论坛就干脆没人进了,再到后来就关了。这是和我不无干系的。后来很久我才明白,写手之间也是相互较劲儿甚至是嫉妒的!这是我在论坛上所犯下的一个大错误!只肯定几个人的作品,也就无形中等于否定了一大片!(待续——赖杨刚朋友的关于“写评论”的体会,我都是要逐一慢慢回的,以便交流。在这儿我是想回他的“1”讲述《我点评朦胧诗的过程简直就是一场旷日持久的没有硝烟的战争》——从略吧。唉!)
发表于 2011-6-28 09:34:20 | 显示全部楼层
好诗好评,好好学习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小诗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小诗推荐上一条 /2 下一条

QQ|手机版|小诗网 ( 沪ICP备2020038021号-1  

GMT+8, 2025-5-7 23:09 , Processed in 0.158405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