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小诗网|微型诗|国内第一个专注于小诗写作和研究的展示平台|诗歌|诗歌

 找回密码
 加入小诗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426|回复: 2

[主题讨论] 征探有关城市山林微诗【延安颂】关注的焦点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5-8-15 08:12:5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你还没有登录或注册哦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加入小诗

x
本帖最后由 来一回 于 2015-8-15 12:35 编辑

征探有关城市山林微诗【延安颂】争议的焦点

附诗——延安颂//文//城市山林

宝塔山上一座伟岸
点亮一孔窑洞
也点燃   一个民族

在城市山林诗歌研讨会上,对“伟岸”能不能用于“点亮”和“点燃”,各自发表了不同的看法,这是本次研讨会上比较关注的焦点:
1、有的认为,从修辞上讲,用“岸伟”去“点亮”和“点燃”这一造句欠妥。在造词遣句方面尽量追溯五千年的文化渊源。
2、有的则认为,这“伟岸”配在延安的宝塔山上,象征着毛主席,或者说象征着共产党,并且有过毛泽东的论著“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作衬托,’伟岸”可以延伸去点亮和点燃,并强调本诗妙就妙在这里。希望诗友们在此各抒己见,百家争鸣!让彼此共同进步,为微诗的发展探讨出一道色彩的空间!
发表于 2015-8-15 08:34:31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大美 于 2015-8-15 08:40 编辑

这个“伟岸”有双关之意。
另外一个延伸意义的指向便是“毛泽东”,这应该是诗人的本意。
那么,以此点读开来,“伟岸”衍变成了一个不可或缺的意象,就成为“诗眼”,于是之后的“点亮”,便成合理的“动作”,没有修辞上的不当。
而窑洞,作为一个相对狭小的空间,用“点亮”一词也比较准确。而且呈现的场景更耀眼。因为“点亮”的是充分燃烧,而“点燃”却不一定。
当然,这里的“窑洞”还另有所喻。可理解成革命的信念或火种。
而“民族”一词是大体,是宏观概念,用“点燃”比较恰当。
因为“点燃”是大范围的扩散和蔓延,即有: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之意。
我认为:这首诗是比较成功的经典之作,意思写的很明白,不必把焦点集中“伟岸”一词上。
因为联系“延安”、“宝塔山”,读者很自然就会联想到伟人毛泽东。
只要联想到毛泽东,整首诗就顺理成章了。

 楼主| 发表于 2015-8-15 08:38:44 | 显示全部楼层
大美 发表于 2015-8-15 08:34
这个“伟岸”有双关之意。
另外一个延伸意义的指向便是“毛泽东”,这应该是诗人的本意。
那么,以此点读 ...

感谢诗友的精彩评论!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小诗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小诗推荐上一条 /2 下一条

QQ|手机版|小诗网 ( 沪ICP备2020038021号-1  

GMT+8, 2025-5-5 21:58 , Processed in 0.031647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