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小诗网|微型诗|国内第一个专注于小诗写作和研究的展示平台|诗歌|诗歌

 找回密码
 加入小诗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280|回复: 11

[心得交流] 诗艺与良心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4-9-25 15:19:1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你还没有登录或注册哦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加入小诗

x
本帖最后由 大鹏瞰海 于 2014-12-1 10:50 编辑

诗艺与良心


       朱光潜先生《从我怎样学国文说起》一文中,有这样的话:“诗人溪兹‘看一个好句如一个爱人’......”
       在这里,朱先生要讲的是“艺术上的良心”这样严肃的话题。他严厉批评了“苟且敷衍,得过且过”的创作态度,认为“是一重罪过”。——这样看来,有“罪过”、没“良心”(“艺术上的良心”)的人,还真是不少。呵呵。
       朱先生说:“在恋爱中除着恋爱以外,一切都无足轻重;在文艺活动中,除着字句的恰当选择与安排以外,也一切都无足轻重。在那一刻中(无论是恋爱或是创作文艺),全世界就只有我所经心的那一点是真实,其余都是虚幻。”
       理儿是同样的理儿,只是表达时的神态有所不同,一个是嬉皮笑脸,甚至带点流气的;一个是神色凝重,正气凛然的。令人不觉莞尔。
        溪兹(大鹏按:通译作“济慈”)是英国诗人,我们不妨也列举中国的诗人来做对比,因为在喜欢“好句”(中国古人谓之“佳句”)这一点上,中外并无二致。

       “为人性僻耽佳句,语不惊人死不休”。(杜甫)
       “二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贾岛)
        ......

       以上二位是著名的有“良心”的人,只是太过“悲壮”了些。
         更惨烈的还有。
       比如,隋炀帝,因为嫉妒“暗牖悬蛛网,空梁落燕泥”二句的工巧,找茬儿把作者薛道衡干掉了。唐代宋之问,因为想抢夺“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二句的著作权,抢夺未遂,恼羞成怒,把自己的外甥刘希夷活活压死了......
        同样是"耽佳句",中西的表现,就是如此的不同。
        再举两个非诗的例子,以资谈助:
      清代诗人袁枚痛感少时借书之难,当书生黄允修向他借书时,他同意借给,但专门写了篇文章《黄生借书说》相赠。美国作家马克•吐温不愿借书给别人,在书橱上贴一“启事”云:“老婆与书恕不外借”。
       当然,中国古人也有“嬉皮笑脸,甚至带点流气的”的表达:

       “公诗如美色,未嫁已倾城。”

      这是黄山谷写给苏东坡的。仔细玩味诗意,还是可以看到东西文化的不同。
        曲终奏雅。
       小诗网提倡“快乐写诗,轻松生活”,对于那些严肃刻板,甚至走火入魔的哥们儿姐们儿来说,自然不失为一剂清凉散;但在这个“娱乐至死”的年代,朱光潜先生的教诲则无疑是一副解毒剂,写作的人,没有“良心”,总归是不好的。


   (本文已发于《诗歌周刊》第128期、《大家诗歌》2014年10月号<总第15期>)

发表于 2014-9-25 17:58:07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布衣郎子 于 2014-9-25 20:08 编辑

--------先隐去
发表于 2014-9-25 18:00:55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布衣郎子 于 2014-9-25 20:08 编辑

------先隐去
 楼主| 发表于 2014-9-25 19:11:29 | 显示全部楼层
布衣郎子 发表于 2014-9-25 17:58
布衣在整理一部微诗评注集。诚邀大鹏哥哥助拳。
因有一时兴起之嫌,所以可能有部份评注有点浅薄。若大鹏哥 ...

谢谢布衣的信任!兴趣当然是有的。主要是时间的问题。我曾经有过大块儿的时间,现在没有了,剩了些鸡零狗碎。这个帖子是旧作,偷空从博里粘贴过来的。这样,我先加上你的QQ吧。
发表于 2014-9-25 20:07:32 | 显示全部楼层
大鹏瞰海 发表于 2014-9-25 19:11
谢谢布衣的信任!兴趣当然是有的。主要是时间的问题。我曾经有过大块儿的时间,现在没有了,剩 ...

嗯。没事!
 楼主| 发表于 2014-10-3 11:45:49 | 显示全部楼层
本篇已发于中国诗歌流派网《诗歌周刊》第128期。
发表于 2014-10-5 08:58:11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10-8 21:10:41 | 显示全部楼层
发表于 2014-10-9 17:17:17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读,精彩的
 楼主| 发表于 2014-10-10 21:14:04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诗友!握手!
发表于 2015-7-21 12:35:17 | 显示全部楼层
拜读,兼听则明!
 楼主| 发表于 2015-7-21 16:11:16 | 显示全部楼层
李一凡 发表于 2015-7-21 12:35
拜读,兼听则明!

多谢捞帖!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小诗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小诗推荐上一条 /2 下一条

QQ|手机版|小诗网 ( 沪ICP备2020038021号-1  

GMT+8, 2025-5-5 20:32 , Processed in 0.031146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