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帖最后由 杨刚 于 2015-4-26 09:30 编辑 <br /><br />早些时候在诗友处看到一则报道和现代诗,很是感动,一直想动笔,可到最近才有灵感——两个破碎的家庭重新组合在了一起。家庭,意味着责任!但是他们本来就不结实的肩膀担起了的这个重任,现在他们很幸福,其乐融融!祝福他们——
据阿信说:
在长沙市立新园巷的小山丘上,搭建有几间木棚屋,里面住着一对男女。
男的叫徐干华,今年50岁;女的叫郭言萍,今年56岁。他们同居已有8年的时间了。
徐干华在1989年女儿不到1岁的时候,妻子离家出走,再也没有回来。过了10年他才起诉离了婚。女儿小的时候放在外婆家带,徐干华按月送去抚养费。妻子出走后,他便退掉租房,和父亲、继母住到了一起(立新园巷48号)。
父母的房子只有30多平米,一家人住实在太拥挤。2002年,徐干华便在山丘上搭了6间木棚屋。
他一直没有正式工作,1998年就吃上了低保,每月300元。2001年一场车祸造成他左脚残疾,他不能到外做事,便在木棚屋开麻将馆、做盒饭谋生。早几年修沿江风光带,民工都在他这里买盒饭。麻将馆开了十来年,直到今年上半年生意差了才歇业。
如今,小山丘安静了,徐干华也失去了一笔固定收入的来源,他不得不在山丘上种菜、养鸡、养鸭,赚点小钱,以补家用。
郭言萍,长沙手套厂退休职工,有一男孩,2003年丈夫去世,次年经人介绍,认识了徐干华,便来到木棚屋和徐干华同居。她每月有1400元的退休金,现在还在周记粉店打工,每月拿得1200元的工钱。
郭言萍心地善良,手脚勤快。洗衣、做 饭,基本都是她包了。自家有菜园,小菜无需到外买,临到做 饭时到菜园子里随便扯两把便是。
郭言萍的儿子6月份结的婚,11月她就要做外婆了。郭言萍像对待自己的儿子一样对待徐干华的女儿。从小就没有妈妈的女儿,对郭言萍也格外亲,一直喊“爱妈”,经常从南昌回来看望他们。
说起郭言萍,徐干华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他给她打电话,到现在还是称呼“美人。”“那她人好,我们是少夫老妻,哈哈哈,我们俩口子感情好。”徐干华说。
郭言萍安心在这木棚屋过着贫穷、平淡但有着情感的生活。
【七律·若问天堂哪里有?】
姻缘一到两家连,拥得山丘月也圆。
旧地新苗亲手种,风吹雨漏爱心填。
辣椒柿子尝红日,青菜黄瓜拌绿年。
若问天堂哪里有?城边陋室见神仙!
﹒彩 ﹒﹒乐﹒﹒ |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加入小诗
x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