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小诗网|微型诗|国内第一个专注于小诗写作和研究的展示平台|诗歌|诗歌

 找回密码
 加入小诗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963|回复: 3

[其它] 读赖阳刚的微型诗歌《第六感 3首》兼及其它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0-11-22 10:56:3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你还没有登录或注册哦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加入小诗

x
本帖最后由 杨刚 于 2015-4-25 21:10 编辑 <br /><br />第六感》3首/文:赖阳刚
《心境》
风是停了
雪还得赶路 她的脚步声
有点春暖花开
《第六感》
恣意的绿足以融化
凝视的眼睛 而呼吸还在为我
保存一些雪
《眼界》
沉默敲打喧哗
好让 天空碎成一群
蝴蝶
    第一时间坐沙发看了这一组3首,我说“读了,喜欢!也能按照自己的理解方式给出解释。先收藏。”赖阳刚朋友紧接着回说:“谢谢喜欢,我的诗是感觉主义的——从感官出发,抵达潜意识。(注:为行文方便,笔者加的标点)”这位陌生的朋友如是互动交流(我进出这个论坛的时间还只20天左右;关注小诗微诗也还不到100天)多么直率坦诚;这样的诗观也直教人欣赏!
    “我的诗是感觉主义的——”,这里的“感觉主义”不具有哲学流派及体系理论涵义(如“世界就是我的感觉”,“存在就是被感知”——马赫语),这个“感觉主义”就是其自己对自己的写作实践在心理学美学意义及层面的总结性表达——“从感官出发,抵达潜意识”。
    这组诗“从感官出发”的感受对象是什么呢?就是冬天和“雪”。《心境》中“雪还得赶路”;《第六感》中“保存一些雪”;《眼界》中,“雪”就是“天空碎成一群”的那些个“蝴蝶”。“感觉”由以出发的“雪”,就是四季流动到冬天的独有的风景。这些风景以形象的形式存在。以意象的形式用言语符号落实到页面凝结成文字,我们读的时候再通过记忆表象联想幻化出来形象。这形象还有其可以体味得到的象征、隐喻暗示出来的某种意义,譬如——寒冷、痛苦等等。
    “抵达潜意识”,“潜意识”在这里简单的说就是作者潜在的思想和情感。在这一组3首里边,提前直接讲出来,那就是作者对春天的温“暖”(《心境》),万物“绿”(《第六感》)意的蓬蓬勃勃的生机,“蝶”(《眼界》)舞蜂嘤的山花烂漫的幸福和快乐的生活的向往和追求!《心境》讲的是——冬天来了,春天还会远么?《第六感》讲的是——春天的到来,也还是或还有一个艰难的过程。《眼界》讲的是——真正的春天、温暖、生命阳光、幸福和快乐的来临,需要“沉默”的主体的人对“喧嚣”的客观世界的自觉努力的“敲打”。
    我们看到,作者(诗歌)的“潜意识”同样也是通过形象意象呈显给我们的。那其中的“感觉”、情感、情绪、心境的细腻微妙,仔细玩味出来,感觉多美!这就是创造。再去体味更多的语言语法修辞表达等等艺术手法,还会有更多方面的诗美体验感受和享受。
    很有一些人刁难所谓的“人工雕琢”。其实这些人不懂得,真正的诗人是有“第六感”的!这第六感就是认识过程的“直觉”和萌生创作冲动的“灵感”,这让他们可以在繁杂的“形象”和“意义”的园地里自在穿行,表现出写作上的技巧及艺术造诣。一些人所反对的人工“斧凿雕琢”,在真正的诗人那里,已经是轻车熟路,自自然然。对一般的人来说,确是需要艰苦磨炼也未必能真正得到的。
     还很想就洪迪的诗歌“四维美”及“诗美纯度”说,结合古(经)典的“意、象、情、言、韵”诗美的范畴再多说一些,篇幅的关系,只好打住。

R彩 RR乐RR
发表于 2010-11-22 11:22:27 | 显示全部楼层
学习欣赏,向老师们致敬!
 楼主| 发表于 2010-11-22 11:23:13 | 显示全部楼层
谢黄万民朋友!!!
发表于 2010-11-22 18:00:02 | 显示全部楼层
老师评得有条有理
深入而细致

微型诗是工艺品
不雕琢不成器
其实在美学范畴内
技巧也是美的有机构成部分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小诗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小诗推荐上一条 /2 下一条

QQ|手机版|小诗网 ( 沪ICP备2020038021号-1  

GMT+8, 2025-5-6 05:29 , Processed in 0.028754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