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小诗网|微型诗|国内第一个专注于小诗写作和研究的展示平台|诗歌|诗歌

 找回密码
 加入小诗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977|回复: 2

[其它] 读幽兰的微诗两首《醉读》《相遇》——诗美和语言的破坏与创造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0-10-31 20:03:1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你还没有登录或注册哦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加入小诗

x
本帖最后由 杨刚 于 2015-4-25 21:13 编辑 <br /><br />《醉读》/文:幽兰

          排排汉字
          被灌得东倒西歪
          绊倒,一个畅饮心泉的人


         《相遇》/文:幽兰

        几声鸟鸣
          拉长一段花期
          尺幅,刚好印刷正版的知己

点评:
  真正诗歌的语言一定不是日常的工具用语。诗歌的语言不是为了把话说明白,而是要说的深刻,说得含蓄蕴藉,说得有滋有味儿有趣儿,说得美!所以诗歌的语言必须是美的有创造性的语言!必须实现对日常语言的“超越”。“诗歌是人用生成性语言审美的把握世界的一种生存方式”(《大诗歌理念和诗创造美学》洪迪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 2008年1月第一版新华书店发行)。诗歌语言的“超越性”是诗歌“生成性语言”要求中的首要的内容。如何实现,也就是实现“诗语言对日常用语的超越的途径”有哪些?篇幅的关系,不好多说。只能就幽兰朋友的这两首微诗《醉读》和《相遇》小议。这两首微诗之所以美,被读者朋友们所青睐,根源主要就在于其诗语言超越了日常用语的缘故。
  诗语言有时要求突破语法和逻辑常规,解构和破坏平常的工具语言,再重新组构和创造新的具有诗美特性的语言,用实现语言变形来实现诗语言对日常语言的超越,创造诗美。
  我们来看《醉读》,“汉字”怎么能“被灌得东倒西歪”呢?常理中只有“人”能被灌得东倒西歪。谁见到过“汉字”东倒西歪还“绊倒”过“人”?显然很荒唐,于情于理都不相符。但是诗歌却要求这样,非语法反逻辑。把被灌倒的“人”“移植”成“汉字”,继而“绊倒”了人。这是“叙述颠倒”“非语法反逻辑的语言倒装”,对语言施行的“陌生化”甚而“荒诞化”的处理,令诗歌张力增大,显得诗意盎然。其所幻化呈显出来的超常的美的醉态形象,是一个具有创造性的诗美空间建构,极其鲜明生动的审美色彩,强烈的表现出人们醉心民族文化的心理情态。当然,也可以理解成醉心成狂于自己的文字成就。
  意象的运用以及一些新诗手法,都有助于诗语言对日常语言的超越,成为创造诗美的途径。
  来看《相遇》。通常,“鸟鸣”怎么能“拉长”“花期”呢?显然这也是一个非语法的拼联,而且是“通感(联觉)”的运用。见出作者真是深得艺术三昧!接着用“尺幅”补缀“花期”,承起“印刷”,印出的却是“正版”的“知己”!非语法意象“移植”着移行,字句间结构严谨而又精彩纷呈!
  诗歌意象的运用几致“意象化”,所以读者无法做单一的字面理解,而是可以获得多角度多层面的审美效应。这就张力十足,厚重了诗歌的意蕴。读者当然可以把诗歌理解成烂漫春光里的一见钟情的初恋抑或红颜蓝颜的邂逅。读者还可以把诗歌理解成伯牙子期的知遇——因为“鸟鸣”可以理解为“象征”成功的“三年不鸣一鸣惊人”,朋友间的频然成就成功可以令志同道合的友情亲密无间众志成城!也可以理解为自我成就成功中的自我陶醉。
  欣赏两首微诗,另外也因为诗歌的语言“生成性”“超越性”对于诗歌至关重要,关乎诗美纯度,甚至就是诗歌这种文体和其它文学体裁的界定的标志。

ⅴ彩 ⅴⅴ乐ⅴⅴ
发表于 2010-11-1 08:49:30 | 显示全部楼层
说得细说得深说得有道理

全方位支持:
 真正诗歌的语言一定不是日常的工具用语。诗歌的语言不是为了把话说明白,而是要说的深刻,说得含蓄蕴藉,说得有滋有味儿有趣儿,说得美!所以诗歌的语言必须是美的有创造性的语言!必须实现对日常语言的“超越”。“
发表于 2010-11-15 17:32:27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杨刚 于 2015-4-25 21:14 编辑 <br /><br />诗短,评厚,学习,欣赏~

ゃ彩 ゃゃ乐ゃゃ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小诗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小诗推荐上一条 /2 下一条

QQ|手机版|小诗网 ( 沪ICP备2020038021号-1  

GMT+8, 2025-5-6 05:23 , Processed in 0.025105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