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还没有登录或注册哦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加入小诗
x
本帖最后由 杨刚 于 2015-4-25 19:04 编辑 <br /><br />微型诗:诗歌王国的微雕艺术
这些都是很有见底的。微型诗,正是以其“五精”,即精炼的诗句、精巧的构思、精美的意境、精妙的智慧和精湛的技巧,成为诗歌王国的微雕艺术。
一、惜墨如金的精炼诗句 诗歌是浓缩的智慧,是文学家族中最精炼的表达;微型诗更是浓缩的精华。它少则寥寥几字,多常常也就是二三十字,却以最有限的诗句,拓展出最无限的空间;以最精短的形式,承载起最博大的内涵。一句绝妙的语言、一个精当的词汇,只不过是长诗光彩夺目的桂冠上一颗闪亮的珠宝,但并不能代替桂冠;但对于微型诗,却是关乎成败的最关键的一环,甚至就是诗的全部。 北岛的《生活》竟浓缩成一个字:“网”。只一字就带给我们无穷的感慨和无边的想象。 赖杨刚的《瀑布》:“天空跌下来,摔成一句诗/一吟/就大气了灵魂”。这飞流直下的一“跌”,“疑是银河落九天”,其速度之迅猛、其力量之强劲、其气魄之宏大跃然纸上。紧接着凌空而下、水花飞溅的一“摔”,成就了空谷回响的一“吟”,便“大气”地以一种磅礴气势弥漫着我们叹为观止的灵魂。的确,仰视大自然这壮观的一幕,灵魂怎能不为之震撼! 唐淑婷的微型诗《父亲的背》:“山脊梁/弯/也弯得硬”,可谓字字千钧,力透纸背,在“弯”与“硬”的形象刻画中创造出一种昂扬开阔的意境,一下子就把读者带进了那惊心动魄的境界,读来令人感动,也令人肃然起敬;她的《伐木》:“谁亮着凶器/肢解/未来”,读来字字如泣如诉,撕心裂肺;《瀑》:“挺/直/脊梁骨”,五个字便竖起一幅顶天立地的惊叹;《浪》:“拍岸/叫/绝”,只是将成语“拍案叫绝”分行置之,竟取得了别具—格的独特效果;《雷声》:“空/喊”,仅仅两个字,便将那种假、大、空的现象刻画得惟妙惟肖。这样的微型诗,正是以精炼而有张力的语言,营造出大量的艺术空白,从而激发读者的联想、想象和思索。
二、独辟蹊径的精巧构思
写诗,不可能像写小说那样洋洋洒洒、娓娓道来地铺垫;写微型诗,也不像写长诗那样深情舒缓。写微型诗,没有开始,只有结束;往往起笔就是落笔,序曲就是高潮。可以说,微型诗是撕破长空的一道闪电,是裂石惊天、瞬间炸响的一声霹雳,是一种瞬间的艺术,是瞬间迸发的最灿烂的火花,是瞬间展现的最卓越的才华。 如赖杨刚的《英雄碑》:“傲骨一根/捅破/天。”把英雄碑形象逼真地比作“傲骨一根”,使那铮铮铁骨、凛然气节突兀地高耸在我们面前,紧接着一个“捅破/天”更是气贯长虹!
又如黑马的《西红柿》:“在农田/点燃希望的红灯笼。”把一个个鲜红的西红柿比作红红的灯笼,真是奇思妙想!在希望的田野上,燃亮满园希望的红灯笼,那是怎样一副优美如画的田园风光,又蕴涵着农人多少红红的憧憬和希望!
三、赏心悦目的精美意境 写诗,不可能将厚重的历史和喧哗的现实全景式地尽收眼底,而只是撷取一个侧面、一个片断,甚至只是一点。写微型诗,更是抓住最闪光的一点,尽情地泼洒智慧的亮光,以最简洁的笔法勾画出最壮阔的场景,以最精当的布局营造出最优美的意境。所以,微型诗如同一个小小的取景框,诗人如同一个摄影师,需要以睿智的目光激情地抓拍,摄下让人心灵为之震撼的瞬间。 请看,灵风的《日出》:“一枚蛋黄/破壳而出。”让我们看到了冲破地平线,在云天相接处冉冉升起的日出,那枚“破壳而出”的“蛋黄”,不正是一轮诞生的新生命正徐徐飞翔!
而赖杨刚的《太阳》:“一拳/砸烂夜。”横空出世的“一拳”猛击把黑漆漆的夜空“砸烂”,砸出清新的湛蓝,这是一种何等壮阔的场面!鲜血染红了壮士的铁拳,滴落的殷红使红霞满天,这又是一种何等壮美的景观! 吴警兵的《问苍天》:“是谁点燃了,太阳/这堆不息的篝火。”是啊,大自然的神气造化,能不使我们仰天长叹?“太阳/这堆不息的篝火”,何以能年复一年燃烧着熊熊烈焰普照苍生,天上的云朵,可是你飘飞的烟团?
以上三首,同样是写太阳,却是三副不同的精美画卷。
四、领异标新的精妙智慧 诗歌是情感的结晶,也是智慧的冶炼。精短的微型诗更是在方寸之间展现出精妙的智慧,让人为之耳目一新,或净化灵魂,或启迪思维,或拓广视野;或惊叹,或感慨,或回味。至少,会让我们饱食一丁点精神快餐。微型诗是一滴露珠,滋润着思想的枝头;是一缕阳光,沐浴进心灵的窗户;是一片叶子,落红在精神的沃土。微型诗是智慧的浓缩,是浓缩的智慧。
如王豪鸣的《古猿化石》:“灵魂的/重量。”人类进化的文明史如滚滚长河沉淀精华、荡涤陈腐,这一块“化石”,承载着“灵魂”凝结的多少“重量”!人啊人,你高傲的灵魂可否敢用历史的天平公开地称量? 又如任少云的《时间》:“时间,在阳光下打滑/没能系上一个明晃晃的/结。”让我们不由地想起朱自清的《匆匆》:“我的日子滴在时间的流里,没有声音,
也没有影子。”“洗手的时候,日子从水盆里过去;吃饭的时候,日子从饭碗里过去;默默时,便从凝然的双眼前过去。”珍惜时间,让勤奋的业绩为“打滑”的时间“系上一个明晃晃的/结”。 欣歌的《陀螺》:“为了那一点/玩命”。飞速旋转的陀螺只是为了脚下的“一点”疯狂的“玩命”,现实中又有多少贪婪之徒在眼前一丁点蝇头小利的驱使下挖空心思、绞尽脑汁,甚至付出了自由的代价和生命!
五、浑若天成的精湛技巧 微型诗是诗歌王国的微雕艺术,自然就是一种技巧精湛的艺术,是一种浑若天成的圆熟;自然需要把激情的喷发和瞬间的闪光,用智慧的雕刀精妙绝伦的雕刻。所以,唯有成为诗歌王国的微雕大师,才可能写好微型诗。
如台湾诗人钟顺文的《山》:“憨直的傻小子/几度落发/几度还俗。”诗人将山拟人化,把它比作一个憨厚正直的年轻人,在历史的大潮中,在社会的风雨中,沉沉浮浮。诗人以季节的冷热变化,引起山上草木植被的枯荣,暗喻人生的大起大落。该诗只三句十四字,却容纳了人生广阔的巨大天地和人世变化无常的风高浪急。它所包括的内涵和美学含量,远远地超过了它的文字和形式。这就是诗表现生活,含纳现实的特殊的功能和方式。它非直观直达,而是靠引申和想象,靠暗示和升华,就像一个人可以从一首诗中能找到一个巨大的世界,却找不到一座小城。
再如台湾诗人白家华的《两行》:“秋天是落叶殉情的季节/ 它们把位置让给明年早春的嫩芽。”这也是一首容量十分丰富的微型诗,可谓信手拈来,浑若天成。它准确地概括了人世间和自然界新旧交替、新陈代谢和生生灭灭,这种最基本、最重大的发展演变现象。
一文谈到:
1、从认识上看,“小植物”与“大观园”。诗歌王国是一个“大观园”,园中既有参天大树,也有芊芊小草。微型诗就是这“大观园”中的一株小草,同样具有鲜活的生命力和独特的生存价值。 2、从需求上看,“小产品”与“大市场”。微诗虽小,但不可小看。不错,微型诗是一种“小产品”,但这种“小产品”同样有着十分广阔的“大市场”。在现代生活节奏日益加快的背景下,那些松散、臃肿、冗长、无耐读、耐悟、耐回味的诗作,也越来越被人们所摒弃;微型诗则因其精短、精致、精妙、精美、精炼、精粹、精悍、精辟、精灵的魅力而越来越少到人们的喜爱,成为变革时代的一道精神快餐。“小产品”充满“大市场”,“小家伙”必将有“大作为”。 3、从思维上看,“小视角”与“大眼光”。微型诗总是从一个局部、一个侧面来反映生活,抒发感情,做到以一驭万,见微知著。所以写微型诗,应该是一种“小视角切入,大眼光构思”。所谓“小视角切入”,是指微型诗是将最机敏的智慧聚集在最闪光的一点,抓住事物最突出的特征抒写的精微诗章。作用力和受力面成反比。集中一点,用千钧之力,方有震撼力。所谓“大眼光构思”,是指微型诗创作应有广阔的视野、开放的思维和丰富的内涵。 4、从内容上看,“小空间”与“大世界”。微型诗是一种滴水藏海的艺术。片言明百义、滴水见阳光。它是阳光下的露水,情绪中的珍珠,能够使读者从有限中领受无限,从瞬时中妙悟永恒。所以,微型诗之微,是体式之微,不是内容之微。微型诗创作,就是要在有限的空间拓展出无限的内容和博大的世界。 5、从表现上看,“小机灵”与“大智慧”。微型诗的最大特征是它的瞬时性:瞬间的体验,刹那的顿悟,一时的景观。所以微型诗是机灵之作,总是因其独辟蹊径、独具一格而使人耳目一新。所以微型诗实在是一个“机灵鬼”,但“小机灵”还得靠“大智慧”,没有机智、灵妙的活跃思维,显然是难以写出精妙之作的。
所以,那种视微型诗为雕虫小技而不屑一顾,甚或对其另眼相待、嗤之以鼻的人,是对这神圣艺术的漠视和偏见。 你赞美挺立于崖边高耸入云的青松,案头不是也摆放着绿意盎然的文竹? 微型诗便是你案头的一丛文竹,一个精美的微雕。
寒山石,《微型诗的小与大》,美国《新大陆》诗刊2007年10月,总第102期
ヵ彩 ヵヵ乐ヵ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