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小诗网|微型诗|国内第一个专注于小诗写作和研究的展示平台|诗歌|诗歌

 找回密码
 加入小诗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388|回复: 3

[心得交流] 关于《衅》字的诗解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5-1-10 15:00:5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你还没有登录或注册哦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加入小诗

x
本帖最后由 关中道上人 于 2015-1-10 16:34 编辑

                                  关于《衅》字的诗解

      一首成功的拆字诗,绝不是轻而易举一蹴而就的。
   《衅》字首解于2012年左右的某一天,是有感于菲律宾、越南在南海的滋事挑衅胡作非为而发的。这首诗,历时两年之久才正式定的稿。
   《衅》——《说文·爨部》里有“衅(衅),血祭也。象祭灶也。从爨省,从酉。酉,说以祭也。从分,分亦声”的记载。取字义“缝隙,感情上的裂痕,争端”,可组词“挑衅,寻衅”等,拆分为“血”和“半”两部分。一稿诗解为“以牙还牙 以血还血/半拉子 岂敢耀武称狂”,第一句自然的嵌入了“血”,开门见山,旗帜鲜明,表明了我国政府严重的立场。下句的“半”以“半拉子”方言入诗,总觉牵强。整首诗的字义又隐藏的太深,有悖于我拆字的原则,一直疙疙瘩瘩不甚满意。后来闭目启开灵视,回顾历史,关照汉字,就有了第二稿“无中生有 挑事端/多半要付出血的代价”,首句感觉颇好,直接地贯穿了字义“事端,争端”,下句又巧妙地嵌入了拆分的“半”和“血”,但“多半”一词,虽然有“半”,总感觉缺少力量,心中始终不快,耿耿于怀。就这样,一年以后,偶尔看到了日本侵华的一段文字:1937年7月7日“卢沟桥事变”以后,日军开始全面侵华,到1945年8月5日,侵占了除西藏、西康、陕西、甘肃、宁夏、青海、四川以外的大半个中国。所到之处,烧杀抢掠,无恶不作,中华民族同仇敌忾、前赴后继,经过八年的浴血奋战,终于把日本侵略者赶出了中国。一时恍然大悟茅塞顿开,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可歌可泣的画面就呈现在我的眼前。激动之余,一气呵成的就有了现在的诗解“劫掠我半壁河山/神圣的领土 用鲜血捍卫”。上句顺势嵌入了“半”,以“半壁河山”出现,真实的再现了日本侵华那一段屈辱的历史,“劫掠”从侧面表达了字义。下句渗入“血”,表现了中华民族保家卫国不屈不挠的精神。诗解后,几天我都处于兴奋之中,为我的发现而兴奋,更为《衅》字庆幸,冥冥之中感觉我们中华名族就有这一劫难,由繁体简化的《衅》字就是为此而设造的。纵观这三首诗解,难的是“半”字入诗,给我的启示是:一个真正的诗人,不仅要有天赋与顿悟,更应有丰富的情感、渊博的知识和高贵的责任。
    唐朝诗人卢延让《苦吟》诗云:“吟安一个字,拈断数茎须。”作诗炼句之苦由此可见一斑,而相传著名的苦吟诗人贾岛更有“两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的佳话。我的拆字诗《衅》也可谓“两句二年得”,虽比贾老少了一年,但却是“三吟双泪流”啊!

                                2015年1月10日午于春秋斋

发表于 2015-1-10 15:20:22 | 显示全部楼层
这样的诗解好,即赏了“诗”,又赏了“解”,一举两得!
发表于 2015-1-10 15:48:45 | 显示全部楼层
喂,你答应我的书呢,好几年了,
发表于 2015-1-12 11:21:03 | 显示全部楼层
学习中。问好文兄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小诗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小诗推荐上一条 /2 下一条

QQ|手机版|小诗网 ( 沪ICP备2020038021号-1  

GMT+8, 2025-5-6 01:33 , Processed in 0.033154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