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小诗网|微型诗|国内第一个专注于小诗写作和研究的展示平台|诗歌|诗歌

 找回密码
 加入小诗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529|回复: 8

[每月诗评] 亚夫点评文源先生诗集《诗情画意》之十二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3-10-2 09:31:3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你还没有登录或注册哦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加入小诗

x
一曲《观沧海》 吞吐宇宙
波涛汹涌托起海上日出
【亚夫点评】对于一个汉字或一首诗的“曲解”往往远胜于言之凿凿、引经据典的所谓“正解”,它多从感性或直觉出发,唤起物象的再次重生或多元化复活,扫除了禁锢、拘泥、障碍的传统束缚。此诗妙在以人(曹操)做题,以其诗为线,往来盘绕,飞虹流星,勾画出一派相濡以沫又物我两忘的恢弘境界。


小草们聚在一起
商量怎样给春天戴花
【亚夫点评】我一直怀疑,拟人手法是人类失去与上帝的对话权利之后的产物,是通天之塔崩毁后人类企图和上苍沟通的手段。在我们已经陷入无力直言表白的绝路上,于迷茫困惑的无限包围中左冲右突的一种存在方式,它使人间重现了美,并使美的姿态披上了如梦如幻的霓裳,像那些相聚水边的小草,正商量着给春天戴上花冠。


佳木散发诱人的馨香
你就是我骄傲的公主
【亚夫点评】《说文》松,松木也。多生长在北方极寒之地,竹松梅,“岁寒三友”,象征高洁之士。陈毅《青松》“大雪压轻松,青松挺且直”,赞美的是不畏严寒而低头的战士;白居易《涧底松》“有松百尺大十围,生在涧底寒且卑”,说的是不为世之所用的高逸之士;孔府内多千年松柏,乌鸦不敢栖其上,蚊虫不敢穿其间,不知是松之神力还是圣人的人格魅力所致。


春雨扑面而来
绵绵的情意滋润了泥土
【亚夫点评】濡,原指古水名,发源于今河北省。后多借古水之名演化为万千词汇,导出了人世间品味不尽的悲喜剧。饱学之士濡墨挥毫写春秋;贫寒之家相濡以沫空度日。濡,也应该是一种心魂的渴望,孤立者渴望人群,孤独者渴望结伴,孤寂者渴望心声的回响,孤芳自赏者渴望着一场春雨,像绵绵的情意,滋润着泥土,也滋润着心灵的干涸之地。


风雨中默默相识
寒冷的威逼白了双鬓
【亚夫点评】温庭筠《商山早行》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由古至今,相对于纷纷扬扬的雪花情怀,霜,则多缠绵于孤寂、寥落和悲苦的境界。它从秋天的萧瑟中弄响呜呜咽咽的短笛,不,也许陶埙的低沉悲壮之音更契合它的梦境,在那些落尽繁华的梢头上,在那弯残垣断壁的驼背上,在母亲的两鬓、岁月的前额上,晶晶莹莹地闪烁着,闪烁着一双双沉默的眼神。

评分

参与人数 1诗币 +30 收起 理由
北海 + 30 很给力!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13-10-2 09:47:46 | 显示全部楼层
发表于 2013-10-2 11:34:08 | 显示全部楼层
赏读。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10-2 23:10:21 | 显示全部楼层
发表于 2013-10-3 10:43:00 | 显示全部楼层
好诗好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10-3 18:07:49 | 显示全部楼层
蔡老师的点评,始终精彩。
发表于 2013-10-3 22:09:45 | 显示全部楼层
特喜欢曹 藂 濡三评
发表于 2013-10-14 08:32:51 | 显示全部楼层
学习精彩点评
发表于 2013-12-7 13:32:02 | 显示全部楼层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小诗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小诗推荐上一条 /2 下一条

QQ|手机版|小诗网 ( 沪ICP备2020038021号-1  

GMT+8, 2025-5-6 01:43 , Processed in 0.031449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