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你还没有登录或注册哦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加入小诗
x
《从广义上说意象》答:赖杨刚之—没有意象,诗还是诗吗
从广义上说,没有意象的诗是不存在的。象,因意而立;意,因象而存。若并蒂而开,心结却只有一个。对,正是这一个“心结”促动了诗歌本初的心缘。那么,无论缘起还是缘灭,诗者(包括诗歌本身)无不陷入万事万物的包融之中,不能自拔,不可游离,从而融汇为意象的一枝一叶、一花一果,然后,婆娑摇曳成一棵生命之树。
像曾经我们耳熟能详的写作口号:体验生活!我们既然在这世上生存一日,便昼夜不息、一刻不停地体验着、感受着、纠结着,就算噩梦也无法逃脱生活的感染,何况灵魂寄居的一副沉重躯壳?当然,我们可以以死亡去抗争,但更多的时候是拯救;也许,我们可以以信仰去引领,但更多的时候是茫然。或者,还有意志和逃避,还有艺术和幻想,纷繁多变的想法只是使原有的生活愈加诡谲、陌生、空洞,却模棱了生活本身的面目。
从狭隘的意义上讲,我们通常所谓的“意象说”,更接近于“意境说”。譬如,王摩诘之于韩退之,前者意象幽润,誉为诗中有画,意中有禅;后者虽“文起八代之衰”,却用笔枯涩,历来有“诘屈聱牙”之说。究其渊源,情趣与理趣之别也!诗关情则心花齐放,“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它引发的是人类本性的共鸣;诗关理则不能天马行空,“上穷碧落下黄泉”,不然,“两处茫茫皆不见”,它必然关注的是人类生存的状态,关注的是看似那些走通了却又走错的路,是看似清醒了却又身陷重围后的迷惘和无助,关注的是否要重设天堂、再设地狱,是美善丑恶的理性化重塑。所以,前者多以“意”发情,后者多以“象”说话,一言蔽之,情理尽在意象之中也!
2011-9-21亚夫草就于矮檐诗屋 |
评分
-
查看全部评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