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小诗网|微型诗|国内第一个专注于小诗写作和研究的展示平台|诗歌|诗歌

 找回密码
 加入小诗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257|回复: 1

[心得交流] 微型诗歌30首(点评4~4)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1-2-13 16:55:0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你还没有登录或注册哦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加入小诗

x
本帖最后由 杨刚 于 2015-4-25 19:56 编辑 <br /><br />旅人足迹
●半  半
雪地里一行歪歪斜斜的寂然
是冬鸦叼来的薄暮
我的  歌
    借“旅人足迹”作人生空空的思考。
“雪地里一行歪歪斜斜的”脚印(足迹)被作者用“寂然”所置换,暗示以往的生活经历艰难曲折,特别是在“名”的方面没有收获,是悄没声息的空寂落寞。接着作者以“冬鸦”自喻,又说收获的是“冬鸦叼来的薄暮”,清冷凄怆,平生羁旅到晚年,于“利”也无得。“我的  歌”只能是忧伤。“叼来——薄暮”,这样的意象语言组合出彩。
脸  谱 ●包  尘
摘下来  藏好
回家  别吓着
孩子
    人们的现实生活有时是很痛苦的,在孩子面前掩饰痛苦,是对孩子的爱。
这个“脸谱”指的不是京剧演员的脸谱,是指人在不同生活工作学习劳动及交际环境中的不同的脸色表情,即种种“面具”。面部的表情是由人的心理情感情绪心态决定的。什么样的“脸谱”能“吓着/孩子”,回家时要“摘下来  藏好”?当然是那些不良心理的情感情绪的面部表现,如忧伤、焦虑、紧张、恐惧、愤怒等。诗歌暗示说明,人在家庭以外的环境中是不愉快的。诗歌以小见大,反映人们身处的客观环境的恶劣。在温馨的家庭中只好用假“脸谱”假“面具”来遮饰内心的痛苦来哄孩子。
0060和  尚
●北  残
敲着自己的脑袋
催促:
快,看破红尘
    对僧人急欲摆脱生活生命的痛苦的怜悯,也具有讽刺意味儿。
“和尚”敲的是木鱼,这里写敲自己的“脑袋”,是催促思考。佛教的“空、有”观原则上都是诡论,现实(红尘)的“色、相”是真实的存在,硬要说“空”,谈何容易?!“快,看破红尘”的“催促”,终归无济于事,入世的人,无论你怎么说“看破红尘”,也还是免不了要随波逐流。
0070春夜听雨
●冰  竹
雨在窗外不停地高唱
吵醒  刚刚浅睡的
思念
    恋爱中的人的春夜思念的愁苦的精彩描写。
爱情的诗歌主题很能引起人们的共鸣。“雨”“高唱”,“吵醒”“思念”的“浅睡”都是反常规语法的拟人手法。适度突破语法,能创造出讶人的诗句,文字把玩中也能产生诗美。
0080杂  感
●蔡培国
搀扶别人走崎岖路
不如将路铲平
    充人一时之饥,不如解人百渴。要善于从根本上解决难题。
哲理诗。“搀扶别人走崎岖路”,只是一时帮助了一个行走困难的人。“不如将路铲平”,道路平坦好走,等于用一时的辛劳永远解决了所有的人行走的困难。
0090歪脖子树
●苍凉情感
弯曲的脖子始终对着故乡
就像我每次离家时
转身回头的样子
    故园情怀的形象寄托。
人与物形象间的比拟。用树“歪脖子”的形状,联想到离人“每次”回首留恋故乡的形象,表达对家园的爱恋的情感。
0130华清池
●陈小龙
一潭浅水
竟淹没  一个
丰腴的盛唐
    官僚统治阶层的腐败可以毁掉一个盛世,这是历史的屡屡教训。
夸张近乎荒诞的手法。“一池浅水”既是指“华清池”,又是唐明皇和杨贵妃骄奢淫逸的隐喻。“竟淹没  一个”“丰腴的”“盛唐”。“竟”的或然性有警示意义。“丰腴”是杨贵妃的体态和唐“盛”的双关描述语。“盛唐”怎么会被“华清池”淹没?这是一个朝代名称被非语法移入,把“盛唐”的衰微及至灭亡归结到传说中的朝廷的腐败的单一结果。

0190火  柴
●丁嘉山
生命尽管短暂,
却临终也伴着光明。
    赞美牺牲主义精神,崇扬高尚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诗歌用“火柴”的“生命”比喻人的生命,是一种对生命的理解。“火柴”必须首先然掉自己,才能点燃其以外的火热和光明,所以“临终”伴随光明可以有两个方面的理解。
0210征  服
●樊德林
爷爷躺进泥土
终于征服了土地
也最终被土地征服
    生命的转瞬淹没在日月山川的恒久,是必然的规律。
“爷爷”以及生活在土地上的人们特别是农民肯定是土地的征服者。如今“爷爷躺进泥土”,但他毕竟毕尽平生,曾经“征服了土地”。“也最终被土地征服”,表明一个个体生命在大地的大自然面前毕竟只是一段有限的时光。诗歌是一种人对自然关系的思考。
0300
●胡有琪
用一生的时间写一首诗
反复修改  直至发白
一读  令天地失色
    用拟人的方法生动的描绘了“雪”的美及其生成过程。
“雪”是大自然的一种造化美。诗歌用诗人写诗的一生比喻四季春夏秋轮回到冬方能完成的“雪”美的杰作过程。“反复修改”是指春夏秋三季的季节的颜色的主调的转换,“直至”头“发白”了,“一读”,“令天地失色”,夸张下雪的情景美的惊人,又双关雪覆天地,万物的原色皆被白雪掩蔽的美景。
0360蒲  扇
●匡国泰
奶奶的蒲扇那么大
山村那么小
    平实的语言里暗藏玄机,别致地表达了孙儿对奶奶的亲情。
诗歌用儿童的视角,对叙述对象做了颠倒的荒诞化的陌生化处理。事实上“山村”再“小”,也大于无数“蒲扇”。只是因为这“蒲扇”是“奶奶的”,诗歌从儿童的视角出发,“爱屋及乌”又“一叶障目”,别有情趣儿表达了孙儿独爱奶奶的真挚情感。
0390蟋  蟀
●蓝月云梦
一种唱腔从角落里传出
蹭破了一帘幽梦
露出乡愁
    梦想一旦破灭,故乡是最温馨的港湾。
“蟋蟀”是一种凄凉的歌手,蟋蟀“唱”的时候,夏天已经过去秋天已然来临,待秋霜过后,严寒的冬天便要到了。所以“蹭破了”游子的美好的“一帘幽梦”,“露出乡愁”而思归。全诗象征、拟人、隐喻、暗示等手法并用,突破常规语法,实现通感,创造诗美语言。
0400 ●老山泉
一地盐花
腌渍  游子的
乡恋
    “乡恋”是人们心灵中最为稳固的情思之一。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秋“霜”最能引发游子的怀乡情。诗歌又用“盐花”“腌渍”做比,说明“游子的”“乡恋”情感永远无法改变的真挚深切。
0460鲜  血
●李长空
用你写成的岁月
永远也不会褪色
    铭记红色革命的历史永不忘本,吃水不忘打井人。
平实的诗句,因为具有暗示性,寓意丰富。诗歌有两层意思,一是以往的“岁月”,是用“鲜血”铸就的历史,将永远牢固铭刻在人们的记忆中,“不褪色”;二是现实的生活是用烈士生命换来的日子应该“不褪色”,同时也是保持本色的决心和对未来寄予的殷切希望。
0480花  瓶
●梁上泉
花瓶在不插花的时候,
为什么仍被叫做花瓶呢?
    人要加强品性和能力的修养和完善,做一个名符其实的人重要。
诗歌用疑问启发人去思考。引申开去,“花瓶”又是一种象征。事实上,“花瓶”插不插花“仍被叫做花瓶”,是由“花瓶”的本质的本来的品性和功用决定的。譬如人,只要有杰出的智慧和能力,既是未被充分发挥,如《三国演义》中的庞统,也被看作是英雄。
000三  月
●刘  勇
从后山回来
半晌  牛还在咀嚼
一蓑空濛的烟雨
    赞美老黄牛精神,同时也是对劳动人民辛酸的同情和怜悯。
“牛”是在“后山”艰辛的耕作了,“回来”“半晌”还在“咀嚼”。但“咀嚼”的不是对草的反刍,而是被作者移植进的“一蓑空濛的烟雨”,这就和苏轼的“一蓑烟雨任平生”互文,“牛”就成了辛勤劳作为他人的“人”的一生的象征写照,表达着劳动人民任劳任怨超逸旷达的胸襟。
0510皇  帝
●刘孝学
把国家装进口袋  还嫌不够
最好时间也能垄断
百年       千年  直到永远
    诗歌用“皇帝”讽刺斥责横行霸道的贪官污吏。
在中国自夏以降,就家国不分了:夏传子,家天下,一直到辛亥革命成功。“皇帝”都表现出无比的自私和贪婪,如秦始皇修万里长城的目的就是:立子孙,恒为万世。但是最终都是梦想,历史有它自己的规律,不会依人的一直为转移。
0530船与岸
●马君伟
四处漂游的船啊,
真诚爱你的还是岸呀!
    警示告诫那些移情别恋的人们。
“四处飘游的”“船”是人的象征;“岸”是家的象征。只有家才是“漂游”的“船(人)”的温馨的港湾。
0570理发师
●潘兴斌
也许做梦都在想
如何在别人头上玩花样   
    算尽机关用卑鄙伎俩损人利己的人可恨。 双关暗示的手法。真正的“理发师”确实“也许做梦都在想”“ 如何在别人头上玩花样”,是要创造美的发型。这里借用来讽刺那些挖空心思算计侵害他人的人。  
000离家出走的森林
●蓉  儿
大山寂寞地等待
森林的归期  蝴蝶飞过
风  绿了又绿
    回复森林植被的环境忧患意识。
人为的滥砍盗伐,“大山”的“森林”植被被严重破坏,生态环境日益失衡,自然灾害频仍。“大山寂寞的等待”“森林的归期”,使用了拟人的修辞方法,读来亲切感人。“蝴蝶飞过”,暗示“离家出走的森林”还没有归来。“风”的后边不说吹了又吹而是非语法常规组合“绿了又绿”,暗示人们植树造林的绿化宣传频繁但效果不佳,表达人们对森林的绿化回归的殷殷期望和“等待”。
1120
●水过河
死亡住在里面
悲伤在外面敲门
    人的死亡是不可抗拒的自然规律,“悲伤”是无济于事的,要正确的对待,活得有价值有意义重要。
“死亡”的人“住在”“坟”“里面”,因为死不是死者的不幸而是生者的不幸,所以悲伤的人还活着“在外面”。“敲门”是说活着的人早晚也要住进“坟”里去。
0610二  月
●上官朝夕
穿过流言的小城
去看花开的乡村
    人生境界心态情趣儿的对比转变。
“二月”,春暖花开了,大自然的温暖美丽,“乡村”的纯朴恬适,让人放松愉快,多么令人向往。“小城”“流言”,是让人烦躁喧嚣的指代暗示。“穿过”“小城”“看花开”,是回归自然返朴归真的愿望。
0630水  乡
我的故乡多水
四面是汗水中间是泪水   
    用对故乡的担忧表达对故乡的爱恋。 对故乡一穷二白的无奈。“四面是汗水”是人们勤劳却改变不了贫穷,所以精神上是无尽的忧伤,“中间是泪水”。三个“水”相叠成“多水”的“水乡”。
0640摄影师的心愿
●谭朝春
无论何时何地
无论男女老少
都唤一声:笑一笑
    幸福欢乐是人生的最高要求之一,体现人生的意义;快乐有随时被唤醒的可能。
特写镜头式的题材选择和叙述。“摄影师的心愿”,以小见大,表达了所有的人对快乐幸福的向往和追求。
000思  念
●谭秀葵
你走时  把
影子留给了墙壁
无灯时你亮着
    精美的爱情题材的微型诗歌。
“你”在时,“灯”“亮着”,“影子”映在“墙壁”上。“你”走了,孤独寂寞中无需开“灯”,黑暗中仿佛看到“你”的“影子”“灯”一样照耀着我,“思念”也成为幸福的快感。这种把忆想以往幸福生活的实和现实孤苦“思念”的虚,互化的手法,使诗歌情景交融成意境美,凄清隽永。
000无  题
●汪国云
当夜幕笼罩大地后
你会以为山峰屈服了吗   
    蔑视逆境和不惧挫折,赞颂顽强的精神品质和坚定的信心。 反问的修辞方法。只要是“山峰”,在什么情况下都会傲然屹立昂首苍穹的!象征人的高贵品格绝不会在逆境中“屈服”。“夜幕笼罩大地”是比喻人处的逆境。
0680
●王豪鸣
缺什么补什么
还是不长
骨气
    对社会上那种软弱无能,只会围着贪官污吏转的哈巴狗式的人物的讥讽和指责。
“狗”是没有正义感,阿谀奉迎擅拍马屁的人的象征。“缺什么补什么”是说善于同流合污为虎作伥甚至助纣为虐的人,本来要什么有什么,就是没有“骨气”。
0690
●王守勋
每攀登一步
都做一次小结
    人生在前进行走的过程中频频及时回首总结的重要性。
“结”是“节”的谐音。每长高上升一截,便做个节。“竹”子被拟人化了。这里用于比喻人在努力上进的过程中即“每攀登一步”要及时总结经验教训,以利进步。
0700老  太
●王小妮
全河南最小的脚走上了田埂
那生了她,又嫁了她的村庄越来越近。
(注:考虑讲得这样具体的诗,是否有新闻背景?未作点评。)
000日全食
●伍子明
红宝石
被巨贪
装进了黑口袋
    社会腐败现象和行为对国家民族和人民危害重大。
把太阳比喻成“红宝石”,“被巨贪”“装进了”“黑口袋”,是用自然界的“日全食”现象影射讥刺社会的腐败行为。
0780皱  纹
●扬  波
岁月老人最得意的杰作。
    青春不能永驻,人生走向衰老不可避免,应该正确看待。
人衰老了,面部必然出现“皱纹”,这是时光岁月刻下的印痕,所以“岁月”和“老人”并列使用。诗歌对这种岁月的无情不表示伤感,而写成“最得意”的“杰作”,是一种正确面对自然规律的豁达乐观的人生态度。
0850
装不下的风景
我们都在这里瞭望   
    任何认识都是有局限的相对的;主观对客观的认识过程是无限的。 “窗”比喻人认识外界事物和现象的视角及视域,是有局限的,“装不下”“全部”风景,但是尽管“装不下”,“我们”还要“都在这里瞭望”,原因是舍此我们没有别的办法。这是认识的相对和绝对的辩证统一。
0900
●渔  樵
开拓者脚印的延伸。
鼓励人不要墨守成规,要勇于创造,开拓进取,贡献他人和社会。
“世界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才有路。这里的“走”是探索者的“开拓”,所以说“路”是“开拓者脚印的延伸”,实质上是创造和奉献。
0910打  扮
●豫葛子
丈夫的目光

妻子的试衣镜
    诗歌用形象说明和睦家庭中的恩爱夫妻。
“目光”是“试衣镜”,通过反语法移植借代。说明妻子的“打扮”是为了给丈夫看。
000红  叶
●袁鑫峰
秋风在你耳边说了什么
羞答答的脸庞红遍山野
    诗歌表达的对人到中年的风情风韵美。
疑问句,拟人的修辞方法。“秋风在你耳边说了什么”是设疑留白;“羞答答的脸庞”是用表情描写暗示爱的允承,于是有“红遍山野”的兴奋。
0930张若虚
●月色江河
醮七分江水二分月光一分江花
写一节唐朝的夜晚
从此唐朝的白天死了
    诗歌作者诗美创造的欲望的表达。
第一句用“七、二、一”把当下的夜景用数字平凡量化,反而使语言产生了陌生化的效果,耐琢磨。“写一节”“唐朝”的“夜晚”,暗示创造诗美,正因为这样的诗美,羞得“唐朝的白天”“死了”,是拟人基础上的夸张荒诞手法。
0940痴  恋 ●云想衣
嵌一粒相思  入梦
让心跳  录下我的呼吸
一遍遍  念你
    诗歌的语言可以通过解构破坏日常工具用语的语法常规,重新组合创造可以被接受的具诗美色彩的新语言。
题材很平常,爱情诗,读起来的空灵的美感来源语言的技法。“相思”用“一粒”修饰,及第二句的“心跳”“录下”“呼吸”都是反常规语法的组合方式。
0960山  村
●张  灵
油菜花远远地  推开了每一扇窗
村庄在麦浪的起伏里
作  深呼吸
    对山村春天的赞美,也是对山村人民美好生活的赞颂。
第一行语言倒装,给灿烂的“油菜花”增添了活力。二三句是在拟人基础上的形象生动的比喻,表现了春天的村庄及春天村庄里的人们的蓬蓬勃勃欣欣向荣活力四射的精神面貌。
1070日  子
●张玉杰
对有的人是念珠
对另一种人却是撑竿跳高的支柱   
    两种对立的生活观念及实在存在的情形。 比喻的修辞方法。“念珠”比喻静的,没有实质内容的空虚的“日子”;“撑杆跳高的支柱”比喻奋斗进取令人兴奋而有收获的“日子”,这样的“日子”值得珍重。  
1020往  事
●朱化冬
一滴泪
落入记忆的深潭
点起扩散不已的年轮
    许多人的“往事”都是辛酸的回忆,令人伤感不已
“扩散不已的年轮”是形象的比喻。“一滴泪”是明喻并暗示“往事”不堪回首的忧伤。“落入记忆的深潭”承上启下,并说明“往事”的回味深幽。
000纱  窗
●竹影新声
细密的故事  经纬西窗
拦得了渺渺生灵
却拦不住  尘啸过往
    浑浊尘世的喧嚣给人带来无尽的烦恼。
“纱窗”是用来遮拦杂物然而透着声气的装饰品。“细密的故事  经纬西窗”是往事充塞“西窗”不堪回首的比喻。“拦得了渺渺生灵”,是讲假使眼下可以和尘世的“生灵”隔绝;“却拦不住  尘啸过往”,是讲一、以往的烦恼仍然充斥着心窗;二、尘世的喧嚣依然穿窗进来。
000□冰  心
波浪与泥沙
●冰  心
创造新陆地的
不是那滚滚的波浪
却是它底下细小的泥沙
   
    这是形象的历史思考。
“波浪”汹涌,横冲直撞,甚嚣尘上,作用是对陆地的破坏。“细小的泥沙”,沉积下来,“创造”了一块块“新陆地”。
000红梅赞 ●蓉  儿
一颗颗红红的扣子
解开你就解开了春天的衣裳
      一枝独放,只为花开满园。 “梅花欢喜漫天雪”,“红梅”绽放的时候,正值冬去春来的时刻——诗歌形容“红梅”花开也如“扣子”的关键,美丽并且为真正春天来临时开放的山花御寒。当春风“解开你”,便是“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
000镜  子
●微  石
明察秋毫  同时
常常将自身的裂隙与污点
写在别人账上
    真正“明察秋毫”的“镜子”,必须保证自己的完美与洁净。这是对“明镜高悬”的贪官污吏的讽刺。
“镜子”能照见它物。但镜子“自身的裂隙与污点”,却扭曲污浊毁坏了它所照鉴的对象,“写在别人账上”。
000
●于  沙
抖落了春的脂粉气
挣脱了夏的霸王气秋,
成熟得像一位学者   
    成熟是丰富是刚柔兼济的平衡。 “秋”是收获的季节,被比喻成“成熟”的“学者”,不失于偏颇,是对“学者”的赞誉。成熟需要过程,有它的标准。比如诗歌第一句写道:“抖落了春的脂粉气”,就是不要过于矫情和粉饰娇柔。第二句“挣脱了夏的霸王气”,就是也不要如“夏”的酷烈刚愎。
注:发出来版面文字格式就乱了,反复编辑不好,见谅。

︿彩 ︿︿乐︿︿
 楼主| 发表于 2011-2-13 17:13:41 | 显示全部楼层
(4~2)分四组在前面发过了。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小诗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小诗推荐上一条 /2 下一条

QQ|手机版|小诗网 ( 沪ICP备2020038021号-1  

GMT+8, 2025-5-6 06:25 , Processed in 0.025848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